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相火在位”理论探讨藏肾疏肝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引用本文:屈钰珂,唐旭东,俞赟丰,龙丹,朱莹.基于“相火在位”理论探讨藏肾疏肝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陕西中医,2024(2):226-229.
作者姓名:屈钰珂  唐旭东  俞赟丰  龙丹  朱莹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7446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700601);;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2CX159);
摘    要: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炎症性肠病,其发病机制与肠道免疫紊乱相关。近年来有学者根据相火生理病理特点提出“相火免疫”学说。通过梳理“相火在位”的理论内涵,认为相火在位与肾精封藏、肝气疏泄具有生理相关性,结合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及病理基础,认为“肾失封藏、相火妄动”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根本病机,并提出藏肾疏肝的治疗大法,以填补下焦,封髓藏肾固其根本,配合清遏余邪、疏肝敛阳以治其标,分予清热疏肝、利湿化浊、散瘀解毒以“消、敛、降”妄火,标本兼治,为中医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溃疡性结肠炎  肠癖  泄泻  便血  相火在位  藏肾疏肝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