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南极越冬队员血清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的研究
引用本文:徐成丽,王宗惠,李浩,张韬,祖淑玉,朱广瑾. 南极越冬队员血清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的研究[J]. 毒理学杂志, 2007, 21(5): 392-394
作者姓名:徐成丽  王宗惠  李浩  张韬  祖淑玉  朱广瑾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生理学系,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生理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生理学系 北京100005,北京100005,北京100005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越冬考察队员在4个不同阶段(出发前、极夜、极昼、返回后)血清中应激免疫抑制蛋白(ISPS)生物活性的变化,分析ISPS的变化与细胞因子、神经递质有何关系,探讨极地环境对它的影响。方法用4个不同阶段(出发前、极夜、极昼、返回后)采集的血清样品分别与含刀豆蛋白(ConA)或不含ConA的小鼠脾细胞共育72h,噻唑蓝(MTT)法检定脾细胞增殖程度;用ConA-吸光度(A)值、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SI)评价ISPS的生物活性,即ConA-(A)值、SSI越低,ISPS的生物活性越高。同时,进行人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采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白介素-2(IL-1β、IL-2)含量。结果两站之间比较:在出发前、极夜、极昼期间,中山站队员的ISPS生物活性均显著高于长城站队员表现为[ConA-(A)值、SSI值降低]。长城站队员的ConA-(A)值,SSI值随留居南极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仅与FT4呈显著相关(n=46,R=0.462)。结论两站之间ISPS生物活性的差别;表现在出发前、极夜、极昼、返回后四个不同阶段,队员ISPS生物活性的显著变化,提示,非损伤性应激刺激可以改变人的ISPS生物活性,并与应激原的强度、作用方式有关。机体受应激刺激后,ISPS生物活性改变可能先于儿茶酚胺、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应激反应时,ISPS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关 键 词:应激  免疫  抑制蛋白
文章编号:1002-3127(2007)05-0392-03
收稿时间:2007-01-10
修稿时间:2007-01-10

Changes of biological activity of serum immunosuppressive protein of stress on antarctic winter-over expeditioners
XU Cheng-li,WANG Zong-hui,LI Hao,ZHANG Tao,ZU Shu-yu,ZHU Guang-jin. Changes of biological activity of serum immunosuppressive protein of stress on antarctic winter-over expeditioners[J]. Journal of Toxicology, 2007, 21(5): 392-394
Authors:XU Cheng-li  WANG Zong-hui  LI Hao  ZHANG Tao  ZU Shu-yu  ZHU Guang-jin
Abstract:
Keywords:Stress  Immunity  Immunosuppressive protei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