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隐匿性近视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引用本文:陈兴玉,米若宁,石晶,谭小波,李娜,荆刘一,郝佳颖.隐匿性近视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J].眼科新进展,2023(11):877-881.
作者姓名:陈兴玉  米若宁  石晶  谭小波  李娜  荆刘一  郝佳颖
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2020406019);
摘    要:目的 探讨隐匿性近视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视力及小瞳下眼屈光正常的4-6岁儿童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将儿童分为2组,隐匿性近视组30例60眼,对照组(正常儿童)30例60眼。采用非接触性IOL Master测量双眼眼轴长度;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将黄斑分为以中央凹为中心的三个同心圆(ETDRS网格),共九个分区:中心凹(1 mm内)、内环(>1~3 mm)和外环(>3~6 mm),内环和外环区域被细分为上方、下侧、鼻侧和颞侧,测量各分区儿童脉络膜厚度。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相同测量时间点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两组儿童性别、年龄、基线等效球镜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隐匿性近视组儿童基线眼轴长度较对照组长,角膜曲率较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在初诊及随访3、6、9、12个月时,隐匿性近视组儿童黄斑中心凹、内环上方、内环鼻侧、内...

关 键 词:隐匿性近视  儿童  黄斑区脉络膜厚度  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