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RFCA和PBMV术前后SOD变化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郭航远,王建安,鲁端,王海云.RFCA和PBMV术前后SOD变化及其意义[J].临床荟萃,1997(17).
作者姓名:郭航远  王建安  鲁端  王海云
作者单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 310016 (郭航远,王建安,鲁端),浙江医科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 310016(王海云)
摘    要: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创伤性手术之一。作者测定了RFCA和PBMV术患者各30例术前、术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旨在了解和比较两种手术对心脏的急性期损伤。 1 对象 30例RFCA术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2.8±17.6岁、AVNRT11例,AVRT19例(左侧旁道15例,右侧4例)。30例PBMV术患者中男9例,女21例,年龄44.1±13.8岁,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3例,Ⅱ级18例,Ⅲ级9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