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植骨材料的临床问答
作者单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学术部,辽宁省沈阳市110004
摘    要:目前临床应用的植骨材料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以及人工合成的骨移植替代材料。使用自体骨移植效果可靠,经一项脊柱后凸畸形10年,临床随访资料验证,骨融合率为95%以上,并且长期随访效果也甚佳。但自体骨在获取和应用方面存在诸多不利和限制因素,如取骨需要进行额外的手术操作,增加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取骨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到30%左右,获取骨量也有限。应用异体骨可提供骨支架,是很好的骨传导性材料,但植入后新骨的爬行替代过程缓慢,骨不愈合率较高,还有可能传播疾病,引起宿主反应。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引起免疫反应,并能促进骨再生的人工材料作为骨替代物已应用于骨科临床植骨中,医用硫酸钙骨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来源充足,灭菌方便,已广泛应用于骨缺损填充以及脊柱创伤、矫形和退变的脊柱融合的治疗中。医用硫酸钙骨于1996年6月通过美国食品与药品委员会论证,并在同年获得欧洲CE商标。医用硫酸钙骨所产生的骨组织在质量上与自体骨相似、生成骨组织的强度与自体骨填塞应力强度无差异。研究表明,医用硫酸钙骨作为填充骨缺损的植入物有许多优点,稳定、易得,吸收速度同新骨生长速度相当,适合于修补较大块骨缺损,是治疗骨缺损的良好材料。同时医用硫酸钙骨可以和自体骨复合,增强其成骨性能,还可与抗生素复合,治疗感染性骨缺损。

关 键 词:生物材料  人工骨材料  自体骨  异体骨  人工材料  成骨生长因子  生物相容性  支架材料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