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机制
引用本文:梁晓瑜,张中平,谭景斐.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机制[J].世界中医药,2020,15(8):1205-1209.
作者姓名:梁晓瑜  张中平  谭景斐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0;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81373571)——基于长时程增强效应升降散干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敏化的机制研究
摘    要: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NF-κB)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四关穴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NF-κB信号通路及其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VAS评分、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NF-κB、环氧合酶抑制剂(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内啡肽(β-EP)和5-羟色胺(5-H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72%,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关穴能改善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从而改善偏头痛症状。

关 键 词: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针灸  四关穴  偏头痛  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  5-羟色胺  大脑血流速度  疗效
收稿时间:2019/9/24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