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sDR5抑制SAH后DR5-Trail介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并改善长期神经功能缺损题录
引用本文:郝丕达,商玉玲,唐宽飞,苏冉,王阳,赵晓娟,孙保亮.sDR5抑制SAH后DR5-Trail介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并改善长期神经功能缺损题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3(12).
作者姓名:郝丕达  商玉玲  唐宽飞  苏冉  王阳  赵晓娟  孙保亮
作者单位:1. 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ZR2019ZD32);
摘    要:目的探讨死亡受体5(DR5)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以及可溶性DR5(sDR5)对SAH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实验1:将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组(通过颈动脉穿刺法构建SAH模型), 其中SAH组进一步分为SAH后6 h组、SAH后12 h组、SAH后24 h组、SAH后48 h组、SAH后72 h组, 每组6只, 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每组大鼠相应时间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DR5表达情况, 通过免疫荧光双染DR5与神经元核抗原(NeuN)判断DR5在神经元的表达情况。实验2:将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组、Trail组(注射Dordaviprone)和Trail+sDR5组(注射Dordaviprone+sDR5), 每组6只。于SAH模型构建成功后第24小时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caspase家族蛋白水平、tBid表达水平, 同时行Tunel染色及DR5、caspase-3免疫荧光双染。实验3:大鼠分组同实验2, 于SAH模型构建成功后第5、7、1...

关 键 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炎性因子  死亡受体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