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维眼震图及临床应用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刘瑶,王巍,陈太生.三维眼震图及临床应用北大核心CSCD[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2(6):993-996.
作者姓名:刘瑶  王巍  陈太生
作者单位:1.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300192;2.天津市耳鼻喉科研究所300192;3.天津市听觉言语与平衡医学重点实验室300192;4.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耳鼻咽喉科学)300192;5.天津市耳鼻喉质量控制中心300192;
基金项目: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TJYXZDXK-046A);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多元投入基金项目(21JCQNJC01670);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多元投入基金项目(21JCQNJC01780);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项目(TJWJ2022QN027);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项目(TJWJ2022QN028);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项目(ZC20010);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项目(KJ20136)。
摘    要:前庭功能测评是眩晕类疾病诊疗康复的关键环节,眼震分析是前庭功能测评的主要途径。前庭性眼震主要是三对半规管系统损伤后的综合权重,可呈水平、扭转、斜向等方向特征。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三维视频眼震视图技术(three-dimensional videonystagmograph,3D-VNG)可将眼震或眼球运动分解为水平、垂直、扭转三个分量,为解析眼震的病理生理特征及临床眩晕类疾病诊疗提供更客观支持。本综述介绍了眼震检查的发展、3DVNG试验方法及临床意义。并结合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BPPV)和前庭神经炎(VN)的生理病理特征,进一步阐述3D-VNG技术在BPPV、VN等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从3D-VNG对眼震综合向量的分解溯源,以眼震分量角度为眩晕类疾病精准诊疗提供帮助。

关 键 词:三维眼震图  前庭功能  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  前庭神经炎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