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清热燥湿凉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修复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夏梦,寿折星,范恒,石月萍.清热燥湿凉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修复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4(20):1764-1767.
作者姓名:张夏梦  寿折星  范恒  石月萍
作者单位: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02690)
摘    要:目的探讨清热燥湿凉血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迪莎组、中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艾迪莎组、中药组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复合法局部灌肠建立UC大鼠模型,24h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1ml/100g灌肠,艾迪莎组以艾迪莎混悬液(浓度为5g/L)1ml/100g灌肠,中药组予以清热燥湿凉血方混悬液(含生药1g/ml)1ml/100g灌肠,每天1次,各组均灌肠15天。取结肠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肠组织CK20、CD34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检测结肠组织CK20、CD34、核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艾迪莎组、中药组CK20、CD34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艾迪莎组和中药组CK20、CD34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艾迪莎组、中药组NF-κB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清热燥湿凉血方能促进UC大鼠结肠组织上皮修复和结肠微血管生成,抑制结肠组织NF-κB的表达,可能是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关 键 词:清热燥湿凉血方  溃疡性结肠炎  核因子-κB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