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煎药法对汤剂中大黄总蒽醌影响的实验改进
引用本文:王琼珺,柳港生.不同煎药法对汤剂中大黄总蒽醌影响的实验改进[J].福建中医药,2002,33(4):38-38.
作者姓名:王琼珺  柳港生
作者单位:漳州卫生学校,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寒味苦,具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大黄中化学成分复杂,最主要成分是葱醌衍生物。其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部分为游离羟基蒽醌,大部分与葡萄糖结合形成蒽醌甙即结合性蒽醌。结合状态的蒽醌甙是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我们在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参照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安排了“不同煎药法对汤剂中大黄总蒽醌的影响”实验,让学生通过751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煎药法所得汤液中大黄有效成分的变化情况,初步判断大黄入汤剂时合理的煎药法,并让学生初步掌握比较试验研究方法。 但是,在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原实验在实际

关 键 词:煎药法  汤剂  大黄总蒽醌  影响  实验
修稿时间:2002年6月25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