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肾藏精”藏象理论概念体系
引用本文:郑洪新,师双斌,李,佳.“肾藏精”藏象理论概念体系[J].世界中医药,2014,9(6):699-703.
作者姓名:郑洪新  师双斌    
作者单位:[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847 [2]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1:“肾藏精”理论文献与临床信息综合分析研究(编号:2010CB530401)
摘    要:目的:阐发"肾藏精"藏象理论的概念体系,传承和创新肾藏象理论,提高中医基础理论学术水平。方法:采用4部关于中医药学名词术语标准化学术著作,整理"肾藏精"藏象理论的相关概念(不包括相关中药、方剂),并依据中国先进的文化基因和中医学理论体系及其临床实践,研究"肾藏精"藏象理论概念体系的层次结构,并加以解析。结果:"肾藏精"藏象理论的相关概念185条,分为三个层次结构,即"道""象""器",形成概念体系。"道"属于哲学层次,以规律、法则为重点,属于抽象逻辑范畴。"肾藏精"藏象理论概念体系之"道",即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核心所构建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法则。"象"属于理性层次,反映和认知事物的本质和联系,属于理性认识范畴。中医肾藏象理论即肾的"天人合一"之象、"形神合一"之象、"体用合一"之象,肾的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正是在"象"的理性层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器"属于物质层次,包括以肾为中心的脏腑、形体、官窍以及生命物质的肾系统。结论:"肾藏精"藏象理论是具有中国文化基因、层次结构明晰、概念内涵丰富的概念体系,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 键 词:肾藏精  藏象  概念体系  概念结构
收稿时间:2014/4/28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