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补虚治痛之叙
引用本文:刘玉娟.补虚治痛之叙[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8):816-816.
作者姓名:刘玉娟
作者单位:白城市中医医院,吉林,白城,137007
摘    要: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引发多种疾病。历代医家有关痛证的论述,分为虚实两大类。实性疼痛是由于邪滞经络脏腑,气血运行不畅所致,须采用通利之法(如通下、疏利、活血、消滞等);虚性疼痛是由于人体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以至气血运行不畅,或经脉失去营养、濡润所致,治疗上与前者则异,当于补虚治痛。1“痛无补法”的片面性请医而皆知“,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是源于《内经》,然而这种理论并不是《内经》关于痛证认识的全面概括,如《素问·脏象法时论》曰“:肾病,虚则胸中痛”《,灵柩·阴阳二十五人》曰“:血气皆少,则喜转筋、…

修稿时间:2006年5月18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