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艾司洛尔在体外循环术后心脏复苏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引用本文:张为民,申伟林,董自超,浮志坤,张帅,王志旗,王聚民.艾司洛尔在体外循环术后心脏复苏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2):50-52.
作者姓名:张为民  申伟林  董自超  浮志坤  张帅  王志旗  王聚民
作者单位:张为民 (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麻醉科 焦作454003); 申伟林 (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心外科 焦作454003); 董自超 (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心外科 焦作454003); 浮志坤 (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心外科 焦作454003); 张帅 (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麻醉科 焦作454003); 王志旗 (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麻醉科 焦作454003); 王聚民 (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麻醉科 焦作454003);
摘    要: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在体外循环(CPB)术后心脏复苏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CPB下瓣膜置换的心脏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主动脉开放时艾司洛尔组(A组)静注艾司洛尔2 mg/kg,对照组(D组)静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测定两组患者入室时(T0)、开放主动脉时(T1)、开放主动脉后30 min(T5)、24 h(T6)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记录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开放主动脉后心律失常、电除颤的情况、心脏复跳时间,主动脉开放时(T1)、开放后1 min(T2)、5 min(T3)、10 min(T4)、30 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与D组比较,A组T5、T6cTnI浓度及T2、T3、T4HR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主动脉后A组心律失常、电除颤的几率减少,平均心脏复跳时间晚于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心脏复苏障碍病例。结论主动脉开放时静脉注入艾司洛尔2 mg/kg能降低CPB术后心脏复跳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稳定心率,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关 键 词: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瓣膜置换  心脏复苏  艾司洛尔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