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云南汉、彝、白族育龄期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的差异性研究
引用本文:闫瑾,王华伟,莫晖,徐玉庭,刘浏,唐莉.云南汉、彝、白族育龄期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的差异性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22(9):1221-1225.
作者姓名:闫瑾  王华伟  莫晖  徐玉庭  刘浏  唐莉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遗传科
摘    要:目的 探讨云南汉族、彝族、白族育龄期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行血清AMH检测的云南汉族、彝族、白族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民族、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AMH水平等数据。按民族将研究对象分为汉族、彝族、白族共3组,分析比较三组间年龄、BMI及血清AMH水平差异。按年龄将汉族、彝族、白族研究对象分别再分为5个亚组:20~<26岁组、26~<31岁组、31~<36岁组、36~<41岁组和41~<46岁组,在不同年龄组中,分别比较不同民族女性年龄、BMI及血清AMH间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育龄期女性5 858例,其中汉族4 920例、彝族711例、白族227例。3个民族组间的年龄和BMI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MH水平存在差异,汉族组的AMH水平(3.22±2.32) ng/ml]显著低于彝族(3.52±2.48)ng/ml]和白族(3.59±2.42)ng/ml](P<0.05)。进一步按年龄分组分析,在36~<41岁组,汉族女性血清AMH水平(2...

关 键 词:抗苗勒管激素  民族  育龄期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