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颈肌MRI探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起效机制
摘    要:目的:对比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手法治疗前后颈肌MRI的变化以明确其起效机制。方法:运用推拿手法对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手法治疗,经过3周的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FS-CS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同时采用MRI测量颈部双侧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横截面图长短径变化,评估两组肌肉形态学变化。结果:经推拿手法治疗后,患者FS-CS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双侧胸锁乳突肌长径、短径均较治疗前短,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侧胸锁乳突肌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的双侧斜方肌的长短径则较治疗前长(P0.01)。结论: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起效机制可能与调节颈部肌肉,尤其是胸锁乳突肌以及斜方肌形态变化(长短径)从而维持颈椎的动力平衡有关,提示临床治疗颈椎病除了关注骨性结构的变化外,更应该注意纠正肌源性导致的力学失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