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胆道镜的临床应用
引用本文:刘会春.胆道镜的临床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1,26(2):187-188.
作者姓名:刘会春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 普外科,
摘    要:纤维胆道镜(简称胆道镜)在胆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均有其独到之处。我国于1979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已成为胆道外科不可缺少的诊治手段。 1 胆道镜在胆道外科的应用 1.1 术前胆道镜   1.1.1 经皮经肝胆道镜(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edochoscopy,PTCS) 指先行PTCD,后逐步行窦道扩张,再置镜检查、治疗。1974年在日本首先开展,张宝善教授在引进推广方面做出杰出贡献。一般认为其适应证包括:(1)诊断方面:①胆管狭窄的定性;②胆管充盈缺损的定性;③胆管畸形。(2)治疗方面:①胆管狭窄,膜状狭窄(长度<0.2 cm)——胆道镜直接扩张;管状狭窄(长度>0.5 cm)——内瘘术,用扩张导管或气囊导管逐步扩张,每4周1次,至可容14~16 Fr内瘘管,一年后检查满意可拔管;②胆道晚期肿瘤,可选用镜下激光,局部放疗、化疗或内瘘术减轻黄疸;③胆管结石,可直接以网篮取石,较大结石经碎石后取出。   PTCS可能出现的合并症有:(1)胆道出血:多因凝血机制异常、肝穿刺或扩张窦道所致,也可因取较大结石时损伤胆管引起;(2)胆漏或胆汁性腹膜炎,多因胆管穿刺或更换引流管过早或引流管脱落所致;(3)发热,多为一过性,务必保持胆管引流通畅,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4)心血管意外,多因伴心功能不全所致。因此,以下情况应视为禁忌证:(1)肝内胆管不扩张者;(2)凝血机制异常者;(3)心功能衰竭者;(4)伴门脉高压症者;   1.1.2 经口胆道镜 通过较粗的十二指肠镜(母镜)的活检孔置入前视式胆总管镜(子镜或次镜),可实现经口胆道镜检查、治疗。常用的子母镜系统为OLympus TJF-5.5子母镜系统,或称TJFM20-CHFB20系统。检查前必须先做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绝大多数直径小于1 cm的胆总管结石可用网篮轻易取出,大结石需先碎石。约22%的患者由于结石嵌顿或无法套住结石,常规的机械碎石术不能奏效,此时可选用液电或激光碎石。文献报道[1],经子镜液电碎石的成功率为80%~100%,激光碎石成功率为79%~90%。Binmoeller等报道[2]采用经口胆道镜下液电碎石和激光碎石治疗难治性结石64例,碎石全部成功,结石均可冲洗出或以取石网篮、气囊取出,获得满意效果。

关 键 词:内镜术  胆管疾病  外科手术  纤维胆道镜
文章编号:1000-2200(2001)02-187-02
修稿时间:1999年9月4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