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Ⅰ/Ⅱ期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结果及预后分析
引用本文:林原,郭小毛,沈坤炜,蒋国梁.Ⅰ/Ⅱ期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结果及预后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06,16(4):262-266.
作者姓名:林原  郭小毛  沈坤炜  蒋国梁
作者单位:1.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
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
基金项目:复旦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摘    要:背景与目的: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文献报道病例数较少,治疗及预后因素值得探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Ⅰ/Ⅱ期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981年至2001年本院收治的25例Ⅰ/Ⅱ期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其中ⅠE期16例,ⅡE期9例。中位年龄42岁(范围:23~74岁)。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23例患者行局部肿块切除术或活检术,2例行乳腺根治切除术。23例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14例患者在术后接受辅助放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年,全组5年、10年、1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9.1%、55.3%.36.9%;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7.5%、34.6%、34.6%。COX单因素分析发现分期、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乳酸脱氢酶(LDH)和辅助放疗对无瘤生存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结本组Ⅰ/Ⅱ期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发现患者以中年居多,症状以单侧的乳房肿块为主,常伴有LDH升高,病理类型以弥漫性B细胞型为主。IPI是有价值的预后因素。术后联合放、化疗是较合理的治疗方案,但如何进一步降低远处播散是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疗效  预后
文章编号:1007-3639(2006)04-0262-05
收稿时间:2005-10-25
修稿时间:2005年10月25

Treatment outcome and prognosis in stage Ⅰ/Ⅱ primary non-Hodgkin lymphoma of the breast
LIN Yuan,GUO Xiao-mao,SHEN Kun-wei,JIANG Guo-liang.Treatment outcome and prognosis in stage Ⅰ/Ⅱ primary non-Hodgkin lymphoma of the breast[J].China Oncology,2006,16(4):262-266.
Authors:LIN Yuan  GUO Xiao-mao  SHEN Kun-wei  JIANG Guo-liang
Abstract:
Keywords:non-Hodgkin lymphoma of breast  treatment outcome  prognosi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