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戴德芳,谭红专.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9):115-117.
作者姓名:戴德芳  谭红专
作者单位:[1]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410008 [2]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10005
摘    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Hv)引起的伴有肾损综合征的一组出血热的综合名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的传染源,寄生螨类参与传播,主要通过接触宿主动物排泄物经伤口、气溶胶、饮食传播。1990年WHO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东地中海地区、东南亚地区及西太平洋地区“病毒性出血热国际会议”,将HFRS的流行类型明确分为三类:农村型、城市型和实验动物型,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有野栖的黑线姬鼠和以家栖的褐家鼠,林区的大林姬鼠和实验用大白鼠也成为传染源。通过对传播机制的长期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研究,肯定了主要通过接触宿主动物排泄物经伤口、气溶胶、饮食、螨类媒介和垂直传播,实验动物相对较集中,室内空气流动性相对较差,气溶胶的传播意义较大”。

关 键 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传播途径  自然疫源性疾病  动物排泄物  实验动物型  东地中海地区  病毒性出血热  西太平洋地区
文章编号:1728-3655(2006)09-115-03
收稿时间:2006-06-28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