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后晚期滤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引用本文:任泽钦 PeterW.DeBry 等.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后晚期滤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J].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2003,15(1):15-18.
作者姓名:任泽钦  PeterW.DeBry
摘    要:目的:确定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后晚期滤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报告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后滤泡漏的处理和后果。方法:对1991年6月1日至1998年4月30日期间我们单位接受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手术的所有患者做回顾性总结,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估计眼内炎、滤泡炎、滤泡漏和复合性并发症(首次发生滤泡漏、滤泡炎或眼内炎)的概率。生存分析仅包括在1只眼上第1次手术的患者,研究期间随访至少3个月。对滤泡漏的处理和后果另做介绍。结果:生存分析包括198例患者的239只眼,平均随访2.7年(范围0.3-7.3年)。发生滤泡漏者有19例患者的20只眼(8%),每例患者每年的校正发生率为3.2%,短期滤泡炎者有5只眼(2%),短期眼内炎者有8只眼(3%),随访期间的矫正发生率(每例患者每年的并发症发生数)为1.3%。26例患者的27只眼(11%)至少有过滤泡漏、滤泡炎或眼内炎等并发症之一,每例患者每年的校正发生率为4.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估计滤泡漏、滤泡炎或眼内炎的5年发生概率分别为17.9%、6.3%和7.5%。滤泡漏处理的后果的分析包括198例患者的242只眼的258次小梁切除术,发生滤泡漏者有22只眼(258次小梁切除术的9%),其中17只眼通过门诊处理治疗成功,4只眼采用滤泡修补手术,1只眼经过门诊处理11个月后滤泡漏仍然存在,无合并感染。结论: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手术以后并发症明显增多,滤泡漏或感染的发生率随时间而以相当恒定的速率持续增加,以致术后5年高达23%的患者可能发生上述并发症之一。单纯的漏泡漏是一相对良性的状况,其中3/4可在门诊得到解决。

关 键 词:小梁切除  丝裂霉素  晚期滤泡相关性并发症  发生率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