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低场磁共振(MRI)在脑型肝豆状核变性中的临床应用
引用本文:杨继团,李晓惠,王文鼎.低场磁共振(MRI)在脑型肝豆状核变性中的临床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75-75.
作者姓名:杨继团  李晓惠  王文鼎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宁夏,固原,756000
摘    要: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脑部MRI表现,探讨低场中MRI在脑型肝豆状核变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例的脑部MRI表现。结果脑部MRI异常信号在豆状核头部及壳核出现5例,丘脑出现2例,同时累及尾状核头部、壳核、丘脑、小脑齿状核及脑干2例;主要表现为铜沉积所致的继发性双侧大致对称性的长T1、长T2信号,在FLAIR上呈高信号,增强无强化。结论肝豆状核变性脑部改变以继发为主,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且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相关性;MRI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关 键 词:肝豆状核变性  MRI  诊断  低场磁共振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