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临床输液微粒的来源及防范
引用本文:李明.临床输液微粒的来源及防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0(7).
作者姓名:李明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北农场医院
摘    要:输液及输液器内的不溶性微粒,对人体潜在危害甚大。一旦进入体内,常引起热原样反应或末梢循环血管阻塞、组织肉芽肿、静脉炎、肺动脉炎等医源性疾病,是影响输液质量的一大难题。输液微粒的来源一、输液及药物我国1985年药典第二部规定,输液中不得检出50μm以上的微粒。同时规定每毫升输液中≥25μm的微粒不得超过5粒;≥10μm的微粒不得超过50粒(以下简称标准)。实际上尽管生产、临床严格控制,仍有不合格输液因疏忽或过期等原因进入临床。另外,许多静脉用针剂也常混有不溶性微粒,可通过输液进入体内。因此,临床使用输液及药物时仍应保持警惕。二、输液管目前,临床使用的输液管有:输液乳胶管、输血用塑料管、一次性输液塑料管,在使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引入微粒现象。特别是输液胶管,引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