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脾论治糖耐量减低的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柳燕,方朝晖.从脾论治糖耐量减低的临床意义[J].中医杂志,2013,54(12).
作者姓名:柳燕  方朝晖
作者单位:1.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103号,230031
2.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糖尿病重点研究病种,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内分泌学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重大新药创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摘    要:糖耐量减低(IGT)中医属“脾瘅”范畴,不等同于“消渴”,其病因病机、治疗方法有其自身特点.从理论、药物和临床观察方面阐述了脾虚与IGT发生的密切关系和从脾论治IGT的主要思路.认为脾虚是IGT的根本病因,脾失健运是IGT发生的主要病机,从而提出从脾论治IGT的意义及可行性,并阐明健运脾气可成为逆转IGT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大的医疗和社会价值.

关 键 词:糖耐量减低  脾瘅  从脾论治  治未病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