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药制炭的理论探讨
引用本文:姜玉霞.中药制炭的理论探讨[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山东),2005,7(9):781-781.
作者姓名:姜玉霞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淄博255067
摘    要:中药制炭,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止血出者,燔(烧)发安其病”的记载,汉朝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记载了”枳实、王不留行、桑根皮…烧灰存性,勿令灰过,”标志着炒炭存性理论的形成。到金元时期,炭药品已十分丰富,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用十灰散治疗肺病吐血,影响很大,使金元医家开始总结炭药与止血之间的关系。根据当时盛行的五行生克规律,认为红属火、黑属水、水能克火,从而产生了”红见黑则止”的炭药止血理论,不难看出,炭药止血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因而具有科学性。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只能运用五行生克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炭药的作用,因而不可避免的带有片面性。为弄清炭药止血理论的现代科学依据,使之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笔者结合现代化学,药理学研究成果,对”红见黑则止”理论作一初步探讨。

关 键 词:制炭  中药  《金匮要略方论》  《五十二病方》  《十药神书》  炒炭存性  五行生克  王不留行
文章编号:1728-7324-(2005)09-0781-01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