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吡非尼酮对L-精氨酸诱导的急性胰腺炎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引用本文:史晓贤,李高文.吡非尼酮对L-精氨酸诱导的急性胰腺炎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J].浙江医学,2020,42(3):232-235.
作者姓名:史晓贤  李高文
作者单位: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药剂科
基金项目: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5C33297);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7A610213)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吡非尼酮(PFD)对L-精氨酸诱导的急性胰腺炎(AP)小鼠氧化应激、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AP的治疗作用。方法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FD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PFD低、高剂量组小鼠接受2次(间隔1h)腹腔注射4g/kg的20%L-精氨酸溶液(pH=7)诱导AP模型,对照组注射2次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间隔1h)。PFD低和高剂量组小鼠在造模后1、3、6h分别给予200、300mg/kg的PFD溶液灌胃,24h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样行淀粉酶测定,获得胰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腺泡细胞百分比,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核因子-资β(NF-资β)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细胞数,Westernblot法检测4-羟基壬烯醛(4-HNE)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PFD低、高剂量组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均P<0.05)。模型组小鼠出现严重的胰腺炎症、水肿和脂肪坏死,而PFD低、高剂量组小鼠的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5),且PFD低剂量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UNEL阳性细胞百分比、NF-资β阳性细胞百分比、MPO阳性细胞数、4-HNE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5),而PFD低、高剂量组较模型组上述指标均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PFD可能通过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等发减轻AP和改善胰腺损伤。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医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