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层螺旋CT评价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炎症活动性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黄杰,王绍武,李相文,丁建平,周静,唐栋.多层螺旋CT评价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炎症活动性可行性的初步研究[J].浙江医学,2020,42(3):236-239.
作者姓名:黄杰  王绍武  李相文  丁建平  周静  唐栋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5ZQ018)
摘    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评价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PF)炎症活动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6例IRPF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MSCT影像变化及相关性。结果获得复查的10例患者治疗后ESR、CRP、Δ动、Δ静、最大平均厚度、最大左右径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患者治疗前后平扫MSCT值、动脉期MSCT值、静脉期MS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Δ动、Δ静与ESR、CRP均呈正相关(均P<0.05)。平扫MSCT值、动脉期MSCT值、静脉期MSCT值、最大平均厚度、最大左右径与ESR、CRP均无相关性(均P>0.05)。ΔA、ΔB与ΔESR、ΔCRP均呈正相关(r=0.38、0.54、0.49、0.41,均P<0.05)。结论MSCT增强检查可以评价IRPF炎症活动性,并且可以评价IRPF的疗效。IRPF病变的大小与炎症活动性无相关性。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医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