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阿是穴的起源及其命名
引用本文:方汉文,南东求,程五金.阿是穴的起源及其命名[J].山西中医,2002,18(5):38-39.
作者姓名:方汉文  南东求  程五金
作者单位:1. 湖北省黄冈市第三人民医院 黄冈 438000
2. 湖北省黄冈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摘    要:阿是穴作为腧穴 (亦称输穴 )名称 ,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篇中 ,文载 :“吴蜀多行灸法 ,有阿是之法 ,言有人病痛 ,即令捏其上 ,若里当其处 ,不问孔穴 ,即得便快成 (成 ,据明代朱棣等撰《普济方》作‘或’)痛处 ,即云‘阿是’,灸刺皆验 ,故曰‘阿是穴’也”。孙氏详细记载了阿是穴的渊源、取穴方法。从理论上看 ,孙氏的这一记载 ,是有文献根据的。中医经典著作《灵枢经·经筋》篇就有“以痛为输”(输 ,腧的通借字 ,即腧穴 )的记载 ,说的就是以病人痛处(即压痛点 )为针刺或艾灸的腧穴 ,显然 ,这与孙氏的记载 ,是相吻合的…

关 键 词:阿是穴  起源  命名
文章编号:1000-7156(2002)05-0038-02
修稿时间:2002年6月3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