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
引用本文:王芙蓉,姜永生,刘庆新,肖文伍,张苏明.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348-1350.
作者姓名:王芙蓉  姜永生  刘庆新  肖文伍  张苏明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上海市430030
摘    要:背景:目前,转基因小鼠越来越多地在脑血管病研究中应用,小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是进行该项研究的一种重要模型,因此对该小鼠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研究也变得非常必要。目的:建立重复性强,稳定性好的小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模型,为以后对转基因小鼠的研究做好技术准备。设计:采用配对两组比较的研究方法。地点和材料:实验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进行,选用BALB/c和昆明白两种小鼠(均购自同济医科大学动物房),5~0及6~0两种规格的尼龙丝线,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试验。干预:选择BALB/c和昆明白两种小鼠进行栓塞试验,观察小鼠品系、体质量、线栓规格及术后温度对梗死结果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小鼠的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昆明白小鼠的平均梗死体积为(12&;#177;4)mm^3,BALB/c小鼠的平均梗死体积为(22&;#177;3)mm^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425,P&;lt;0.01)。BALB/c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与昆明白小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05,P&;lt;0.05)。17~22g小鼠匹配6~0的线栓组较30~35g的小鼠匹配6~0线栓组梗死体积所占百分比较大(t=14.070,P&;lt;0.01),神经功能评分也高于后者(t=3.714,P&;lt;0.05)。结论:小鼠品系、小鼠体质量与线栓规格是否匹配、术后温度是否保持恒定均影响小鼠线栓模型的稳定性。必须严格控制上述各种因素以建立稳定的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为脑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关 键 词:小鼠  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稳定性  可重复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