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医儿科"调肺学派"形成探微
引用本文:徐荣谦,王洪玲,张虹,王俊宏,孙洮玉,刘弼臣.中医儿科"调肺学派"形成探微[J].北京中医药,2008,27(12):940-943.
作者姓名:徐荣谦  王洪玲  张虹  王俊宏  孙洮玉  刘弼臣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100700
摘    要:中医儿科“调肺学派”的基础理论是“少阳学说”。“调肺学派”以“少阳学说”替代“纯阳学说”与“稚阴稚阳学说”,使中医儿科基础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调肺学派”的临床特色是“从肺论治”。京畿地区小儿肺系疾病居多,小儿一旦患有肺系疾病。往往容易转生其他疾病。而且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抽动一秽语综合征、小儿肾炎肾病等疾病的发生与复发往往与肺系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刘弼臣教授这种学成于南方、长期工作在北方医疗实践是形成中医儿科“调肺学派”的关键。

关 键 词:调肺学派  少阳学说  刘弼臣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formation of the Lung-regulating School of Chinese pediatric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