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迷路内积血致感音神经性聋的实验研究
引用本文:谭长强,龚帆.迷路内积血致感音神经性聋的实验研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2):116-120,T0001.
作者姓名:谭长强  龚帆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暨耳鼻咽喉科学研究室,南京,210029
摘    要:目的观察迷路内积血病变特征,为其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学理论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豚鼠自体抗凝微量血液行鼓阶内注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测试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耳蜗微音电位、颞骨MRI扫描、耳蜗火棉胶切片光镜观察、内耳超薄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鼓阶内灌注不同量血液的2个实验组术后不同时间均出现感音神经性聋,以术后第7天较为严重;听力损失特点表现为低频(0.5kHz)最为显著,中频(2kHz)次之,高频(8kHz)较轻;术后1个月时听功能无明显好转。两实验组间听力损伤程度和类型于术后各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MRI T1加权可显示迷路内积血的高信号,且迷路内的积血在术后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由最初的积血(术后第1天)演变成积血与纤维网状样结构共存(术后第7天),到最后(术后30天)仅存纤维网状样结构。透射电镜显示部分动物的外毛细胞内线粒体呈水肿或空泡样变,胞浆稀疏,纤毛倒伏。结论迷路内积血可引起豚鼠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失以低频区更为严重。不同积血量引起的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无显著差异。MRI可良好显示内耳积血不同病程阶段在迷路内的分布与变化。迷路内积血最终可被吸收。

关 键 词:迷路  积血  感音神经性聋  磁共振成像(MRI)
文章编号:1006-7299(2005)06-0116-05
收稿时间:2005-04-12
修稿时间:2005年4月12日

Hematocele in Labyrinth Causing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n Guinea Pigs
Tan Changqiang,Gong Fan.Hematocele in Labyrinth Causing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n Guinea Pigs[J].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2006,14(2):116-120,T0001.
Authors:Tan Changqiang  Gong Fan
Abstract:
Keywords:Labyrinth  Hematocel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