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热过程伞形排气罩的研究状况(综述)
引用本文:邵强.热过程伞形排气罩的研究状况(综述)[J].卫生研究,1984(5).
作者姓名:邵强
作者单位: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卫生防护研究室
摘    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热过程伞形排气罩的研究状况。热的有害物发生源处的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差别较大,在污染源周固有明显的对流气流,有害物质主要是依靠这股对流气流而传播,因之研究伞形排气罩扑集有害物质的问题就转而为研究这股对流气流的问题。早在40年代,Sutton就提出了点源上部所产生的对流气流速度及半径随距离而变化的关系式。50年代,Harch等人根据实验确定了热物体上的自由对流空气流的特性,并以所确定的关系式作为计算热过程伞形排气罩抽风量的基础,60年代Hemeon导出在热物体最上端的空气诱导量,从而确定了低悬伞形罩的最小抽风量公式。苏联中研究热板上的对流气流,得出了在热板表面不同高度处各截面上对流气流量的变化关系。70年代,日本林太郎等人通过试验确定了设计热过程伞形罩的“流量比法”。我所曾试验研究七种不同形状热源在伞形罩排气时热物体上的对流气流,提供了国内设计热过程伞形罩的基本数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