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发性骨髓瘤及其肾损害机制的认识
引用本文:刘宝利,高艳,陈以平.多发性骨髓瘤及其肾损害机制的认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2):170-171.
作者姓名:刘宝利  高艳  陈以平
作者单位: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上海,200032
2.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南昌,330006
摘    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又称浆细胞骨髓瘤,是发生在骨髓的多灶性浆细胞恶性肿瘤,特征是恶性浆细胞过度增生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并侵犯邻近的骨骼,引起骨骼破坏、骨痛或骨折,贫血、高钙血症、肾衰竭及免疫功能异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在MM的病程中常常会出现肾损害,肾脏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继发性脏器损害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发生率可达80.8%,其中不少患者以肾脏病变为首发,可早于其他症状1~6个月。本文就其基础和临床方面做一简要概述。

关 键 词:多发性骨髓瘤  肾损害机制  浆细胞恶性肿瘤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浆细胞骨髓瘤  临床症状  免疫功能异常  骨骼破坏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