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氯化两面针碱通过甲基化率调控p53和E2F介导肝癌POLD1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黄怡,韦长元,廖柳凤,吴琼,谭晓虹,徐恒.氯化两面针碱通过甲基化率调控p53和E2F介导肝癌POLD1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16(4):286-290.
作者姓名:黄怡  韦长元  廖柳凤  吴琼  谭晓虹  徐恒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No.2013GXNSFAA0191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360396)
摘    要:探讨氯化两面针碱(Nitidine chloride,NC)通过影响POLD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及调节转录调控因子p53和E2F的特异性结合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该研究采用CCK8,焦磷酸测序,RT-PCR,Western blot等技术方法论证了NC通过影响POLD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间接调控POLD1基因转录活性,从而降低了DNA聚合酶δ的合成效率,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不同剂量的NC(0.5,1.0,2.0 mg/m L)处理肝癌细胞SMMC-7721 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增大,分别为21.1%,35.2%,92.1%,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OLD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整体上升。经方差分析,与对照组相比,1.0,2.0 mg/m L实验组的E2F结合位点甲基化率随浓度增加而增高(F=10.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 mg/m L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694)。而p53结合位点甲基化率随NC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F=9.76,P<0.05),其中2.0 mg/m L实验组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POLD1 mRNA和蛋白p125随NC浓度增加而下降,采用秩和检验,X2分别为40.19,36.65,P<0.05,1.0、2.0 mg/m L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氯化两面针碱可能通过调节SMMC-7721细胞POLD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影响其启动子转录调控因子的作用,从而抑制了POLD1基因表达,降低DNA聚合酶δ活性,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关 键 词:肝癌  氯化两面针碱  甲基化  转录调控  p53  E2F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