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肺通下法在肺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吴于.利肺通下法在肺心病治疗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1987(5).
作者姓名:吴于
作者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
摘    要:<正>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于祖国医学咳嗽、喘证、痰饮、心悸、水肿等范畴。气短、咳喘、心悸、不得平卧是其特征。本病由于外邪袭肺,日久不愈,损伤肺气,肃降失权,不能通调水道,水湿停聚而成水饮,水饮之邪影响心肺而发病。临证时若属饮邪内伏,遇寒诱发者则予以解表散寒、温里化饮;若肺病累及脾肾,脾虚不运,肾气不纳,则治宜温补脾肾,散结化饮,降逆定喘。若水湿泛滥、水气凌心则温阳强心利水。在本病治疗过程中,痰祛之法虽多种多样,却贯彻于始终。但因本病患者肺、脾、肾三脏俱虚,三焦气化不利,饮邪蠲除不易,乃至饮邪郁壅,阻遏心肺,日久化热而致咳嗽喘满、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