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实验环境中野生型鼠疫噬菌体的生长表型特征
引用本文:李存香,祁芝珍,张青雯,冯建萍,金泳,赵海红,应凯业,张晓璐,李广辉,金星.实验环境中野生型鼠疫噬菌体的生长表型特征[J].中国热带医学,2023(7):720-724.
作者姓名:李存香  祁芝珍  张青雯  冯建萍  金泳  赵海红  应凯业  张晓璐  李广辉  金星
作者单位: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鼠疫菌专业实验室
摘    要:目的 观察野生型鼠疫噬菌体在不同实验培养环境中的生长表型特征,为后续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其与宿主菌相互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液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和基于OmniLogTM微生物鉴定系统的微量液体培养法检测3株野生型鼠疫噬菌体的生长情况。结果 基于LB液体培养基的生长结果显示,鼠疫噬菌体476号经28℃和37℃作用20~24 h后生长状况优于37℃培养的鼠疫噬菌体087号和072204号,37℃培养的鼠疫噬菌体087号优于072204号。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宿主菌,鼠疫噬菌体476号在双层琼脂培养基上经28℃和37℃培养20~24 h后产生较为清晰的噬菌斑;鼠疫噬菌体087号和072204号经37℃培养20~24 h后在双层琼脂培养基上产生不透明的噬菌斑。基于OmniLog TM系统微量液体培养法的生长结果显示,3株鼠疫噬菌体经33℃裂解鼠疫疫苗株EV76时,通过96孔微量板曲线图显示第1列出现横线,且峰值不超过100,随着噬菌体数量的降低,稀释试验孔依次均出现与鼠疫疫苗株EV76相似的生长曲线,实验孔中四唑类染料颜色随着噬菌体数量的减少和宿主菌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加深。由此...

关 键 词:鼠疫噬菌体  野生型  实验环境  表型特征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