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刘瑞卿  许宏敏  赵岩  刘树业  申艳娜
作者单位:1.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 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3. 天津市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 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5.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071263,No.82272221);;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No.TJYXZDXK-047A);
摘    要:细胞死亡是一种基本生物现象,对生物体的生存和发育至关重要。细胞死亡既可以是宿主自发程序性过程,也可是意外触发过程。细胞程序性死亡根据刺激源激活的信号通路不同而呈现出裂解/非裂解的细胞形态。如,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皱缩及凋亡小体的形成,为典型非裂解型死亡方式。而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11(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1/11, caspase-1/11)介导的细胞焦亡及坏死性凋亡过程可引起炎性反应,并通过触发胞膜成孔机制促使细胞裂解从而释放炎性细胞因子,为典型的裂解型死亡方式。此外,在病原体感染阶段所触发的线粒体损伤过程可进一步引起胞内活性氧释放,从而触发细胞铁死亡。研究表明,这些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可通过消除被感染细胞及细胞内的病原体并借助由此产生的细胞尸体刺激先天免疫反应,以发挥免疫防御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细胞凋亡、细胞焦亡、铁死亡、坏死性凋亡及泛凋亡5种细胞死亡途径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先天免疫防御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并简要阐述了不同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为深入研究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感染性疾病  细胞程序性死亡  细胞凋亡  细胞焦亡  铁死亡  坏死性凋亡  泛凋亡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