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川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效部位的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梅家俊 蔡大勇 陈振发 叶根梅 田文红 赵婷秀 王和平 |
| |
作者单位: | 湖北中医学院, 武汉 430061 |
| |
摘 要: | 目的: 认定川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有效部位. 方法: 按正交设计表L16(215)内涵, 研究川芎生物碱、酸性酚性成分、中性酯类物质、挥发油、酸性物质5部位(五因素二水平)对AS的疗效. 每种部位等分成480份, 按设计应该给16只AS造模家兔中的8只家兔每日每只给药1份. 结果: 观察指标显示川芎可逆转造模物质所致的AS病变, 表现为: ①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 生物碱(P<0.05)、酸性酚性成分与挥发油交互作用(P<0.01)、生物碱与酸性成分交互作用(P<0.01)可使动物血清甘油三酯明显回降; ②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h)含量: 生物碱和中性酯类物质交互作用(P<0.05)可使动物TCh回降; ③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1含量: 生物碱和酸性酚性成分交互作用(P<0.01)、生物碱和挥发油交互作用(P<0.01)可使动物血清高密度脂蛋白1明显升高; ④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2含量; 生物碱和酸性酚性成分交互作用(P<0.05)、生物碱和挥发油交互作用(P<0.05)可使动物血清高密度脂蛋白2明显升高; ⑤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3含量: 生物碱和中性酯类物质交互作用(P<0.05)可使动物血清高密度脂蛋白3明显升高; ⑥升高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生物碱和酸性酚性成分交互作用(P<0.05)、中性酯类物质(P<0.05)、生物碱与中性酯类物质交互作用(P<0.01)可使动物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 ⑦减轻AS病变: 生物碱(P<0.01)、酸性酚性成分(P<0.05)可使动物AS病变斑块面积百分比明显回降; ⑧减轻有关器官的组织学病变, 如主动脉内膜AS病变, 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肌萎缩, 肺动脉病变, 肝脏变性坏死等定性形态学观察均支持上述计量结果. 应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GGI)”的"指标权衡评分和总体疗效印象积分”的原理, 按正交设计表L16(215)的表头项目, 单一因素两水平间进行方差分析, P<0.05计2分, P<0.01计4分; 项目两两交互作用的两水平间进行方差分析, P<0.05二因素各计1分, P<0.01二因素各计2分. 考虑到作用对疗效的不同性质, 减轻AS病变的计正分, 加重AS病变的计负分. 用25倍等效剂量的川芎五部位对AS模型的防治疗效, 由强到弱、从正到负的总积分排序为: ①生物碱+12分, ②酸性酚性成分+3分, ③中性酯类物质-1分, ④挥发油-3分, ⑤酸性物质-3分. 结论: 采用正交表L16(215)的正交实验, 用25倍人等效剂量的川芎5部位能通过多环节防治家兔AS病变, 其中以生物碱和酸性酚性成分效果最好, 中性酯类物质有一定作用, 挥发油和酸性物质则起副作用.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