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谈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创新
引用本文:李新春,蒋贵发.浅谈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创新[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Z1).
作者姓名:李新春  蒋贵发
作者单位:[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 [2]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 南宁
摘    要:药物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学科,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观念,使学生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能具有探索性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能力1,2]。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学科能够单独完成的,而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3]。现行的药物分析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就内容来讲,药物分析包罗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剂学和中药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其中,分析化学占有最大的比重,因此,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我校从2000年开始招收药学本科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在药物分析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上,仍有较大的完善和发展空间。针对21世纪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药物分析应力求通过安排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2],使学生切实具备一定的药品质量控制中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实施启发式教...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