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慢性低灌注大鼠P300的变化与记忆功能
引用本文:黄敬,俞善纯,包敏,梅元武.慢性低灌注大鼠P300的变化与记忆功能[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9):2654-2655,F003.
作者姓名:黄敬  俞善纯  包敏  梅元武
作者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湖北省武汉市430022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肌电图室,湖北省武汉市430022
摘    要:目的 观察慢性低灌注大鼠P300值及记忆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模法在大鼠术前及术后四周分别进行P300的测定及水迷宫试验。结果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4周后大鼠水迷宫游出时间(72.5&;#177;10.6)s较正常组大鼠(22.4&;#177;2.8)s显著延长(1=16.13,P&;lt;0.01).进入盲端的错误次数(8.3&;#177;2.7)次较正常组大鼠(2.2&;#177;1.0)次也显著增多(1=7.36,P&;lt;0.01);P300各组分潜伏期均显著延长。以P3波潜伏期(385&;#177;13)ms延长最为显著(t=6.6l,P&;lt;0.01)。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锥体细胞肿胀坏死较正常组增多,细胞排列紊乱。结论 头皮针电极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P300图形。慢性低灌注能明显影响大鼠的认知功能,导致P300的改变。P300可作为评定血管性痴呆的可靠指标。

关 键 词:慢性低灌注  大鼠  P300  记忆功能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模法  水迷宫试验  事件相关电位  血管性痴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