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应用
摘    要:目的通过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应用,摸索开展儿童心理保健的途径。方法在儿童入园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档案管理周期为3年。每半年进行1次监测(由托幼机构协助开展),监测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采集、感觉统合评价、行为问题分析。对发现问题者依据严重程度及时进行咨询指导或干预训练。结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共600人次,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为38.50%(231/600),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17%(55/600)。不同性别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99,P0.05),但行业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7,P0.05)。不同性别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76,P0.05)。接受咨询指导102人,感觉统合训练65人,沙盘治疗21人,生物反馈仪治疗2人。其中临床好转78人,治愈26人。管理中流失率较高是与家长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有关。结论采用建立学龄前儿童心理档案的管理方式能够起到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早发现、早干预的作用,但要维持档案式管理的正常运行必须要考虑并解决以下3个环节的问题:提高儿童家长的认知水平,取得托幼机构配合以及做好个性化指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