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恶性潜能未定的血管球瘤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引用本文:杨钰斌,吴美花,吴龙,王密,吴春林.恶性潜能未定的血管球瘤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3(2):174-178.
作者姓名:杨钰斌  吴美花  吴龙  王密  吴春林
作者单位: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2.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病理科;3.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摘    要:目的 探讨恶性潜能未定的血管球瘤(glomus tumor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 GT-UMP)的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GT-UMP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免疫组化染色、PCR及FISH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GT-UMP发生于胃壁5例,主气管1例,右小腿皮下1例。临床表现为占位引起的相关症状及影像学表现。镜下见肿瘤在黏膜下层、肌间浸润性生长,呈丛状及巢片状分布,细胞围绕血管呈血管外皮瘤样排列,周围可见基膜样物质,细胞密度中等,细胞大小一致,核圆形,胞质透明,部分嗜酸性,未见明显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SMA、CollageⅣ、actin、Calponin、H-caldesmon均阳性。FISH检测:7例均检测到NOTCH2-MIR143基因融合。BRAF V600E突变检测:野生型。结论 GT-UMP具有血管外皮瘤样的组织结构、浸润性生长模式及低级别的细胞学特征,掌握其诊断标准,并辅助免疫组化及NOTCH-MIR143融合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关 键 词:血管球瘤  血管外皮瘤  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