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应用肺动脉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程海涛,李为贵.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应用肺动脉压监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4).
作者姓名:程海涛  李为贵
作者单位:鄂州二医院检验科;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医院内科
摘    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应用肺动脉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鄂州二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100例。采用超声仪动态测定肺动脉压力、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舒张早期心室充盈最大速度/舒张晚期心室充盈最大速度(E/A)变化。根据患儿是否出现肺动脉高压,分为对照组(41例)和高压组(59例),高压组进行采用米力农进行治疗,比较使用米力农治疗前与治疗3d后肺动脉压变化与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高压组患儿使用机械通气率、通气时间及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组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右室内径均高于对照组,肺动脉内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室间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组患儿肺动脉压力高于对照组,高压组患儿血氧分压(Pa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患儿心脏指数和E/A值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患儿肺动脉高压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治疗前与治疗3d后,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动脉压监测不仅可以满足对患儿实时监测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对患儿的肺动脉压力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性治疗。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