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附134例报告)
引用本文:边德换.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附134例报告)[J].哈尔滨医药,2005,25(3):15-16.
作者姓名:边德换
作者单位:300380,天津市西青医院
摘    要:目的 讨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我眼科1998年~2004年3月期间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34例,行抗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治疗方法。结果 共行青光眼滤过手术161只眼,其中52只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32.2%。小梁切除 丝裂霉素为38.6%(35/88)。浅前房发生于术后1~7天,术后3~4天发生率最高。其中:滤过过畅19只眼(36.54%)、睫状体脉络膜脱离12只眼(23.08%)、洁膜瓣渗漏19只眼(36.54%)、恶性青光眼2只(3.08%)。其中需要手术治疗的6只眼,其余46只眼均通过保守治疗恢复前房。结论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畅、结膜瓣渗漏及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滤过术后,眼内环境的改变,促使房水分泌减少,也是浅前房发生的重要因素,故此,小梁切除术 MMC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很高。

关 键 词:术后浅前房  临床分析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青光眼滤过术后  2004年3月  青光眼滤过手术  常见原因  青光眼患者  1998年  恶性青光眼  结膜瓣渗漏  小梁切除术  发生率  处理方法  前房形成  治疗方法  丝裂霉素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房水滤过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