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外周血小板变化差异的研究
引用本文:杨艳,李杰,吴萍,张发斌,张广梅,王仁嫒,赵协慧,陈湘红,刘占厚.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外周血小板变化差异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8(7).
作者姓名:杨艳  李杰  吴萍  张发斌  张广梅  王仁嫒  赵协慧  陈湘红  刘占厚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医学院
摘    要:目的探究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分析造模后理中汤干预不同时间节点的动物外周血细胞一血小板变化,探讨观察"四逆辈"代表方剂理中汤的治疗作用。方法取2ml全血进行外周血细胞一血小板分析: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结果子时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的PLT、MPV、PDW同一时点进行组间比较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种变化体现的比较明显是在第1天,第4天,也能反应出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是在子时,而作为其对照时点的午时基本没有这样典型的差异出现。卯时及酉时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的PLT、MPV、PDW的差异在同一时点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差异明显是第10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个时点体现的差异变化比子时的变化时间要明显靠后,这与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段理论符合,同一组同一时间不同时点(子时、午时、卯时、酉时)进行比较时也发现了,三组的各项指标都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出来。结论正常机体,疾病时的身体机能的变化,以及在进行药物治疗时的效果与欲解时理论以及中医时间医学是相符合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