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拮抗剂方案中晚卵泡期高孕酮暴露时间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引用本文:杨婷,王薇,朱海英,赵丽辉,张学红,马晓玲.拮抗剂方案中晚卵泡期高孕酮暴露时间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2018(3).
作者姓名:杨婷  王薇  朱海英  赵丽辉  张学红  马晓玲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甘肃省生殖医学与胚胎重点实验室;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拮抗剂方案中晚卵泡期早发孕酮升高(PPR)暴露时间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间本中心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行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比较停药日孕酮(P)≤1.5μg/L与P1.5μg/L组的妊娠率;根据促排卵晚卵泡期P达到1.5μg/L至停药日暴露时间,将促排卵停药日P1.5μg/L患者定为高P暴露0 d,纳入A组,促排卵停药日P=1.5μg/L定为高P暴露1 d,纳入B组,促排卵晚卵泡期P达到1.5μg/L至停药日暴露2 d、3 d、≥4 d分别纳入C组、D组、E组,分析5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促排卵药物使用及实验室数据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hCG注射日P≤1.5μg/L与P1.5μg/L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妊娠率(35.29%)显著低于A~C组(57.69%、58.92%、57.57%,P=0.007);停药日P水平在A~E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4±0.14)μg/L、(1.76±0.23)μg/L、(2.01±0.25)μg/L、(2.47±0.71)μg/L、(2.56±0.77)μg/L,P=0.005];停药日E2水平A~E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 472.42±1 686.26)μg/L、(4 160.82±2 197.45)μg/L、(5 250.63±2 292.16)μg/L、(5 291.71±2 084.86)μg/L、(5 139.90±2 756.57)μg/L],其中A组显著低于C组、D组、E组(P=0.000)。促排卵Gn使用总量E组(2 094.40±759.75)IU]显著高于B组、C组、D组(1 701.45±639.15)IU、(1 527.65±424.98)IU、(1 622.34±416.30)IU,P=0.000];5组间获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9±6.7、14.9±8.2、19.0±9.2、18.9±9.2、15.8±9.4,P=0.000),5组间MII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6.8、12.6±8.0、16.6±8.7、16.1±7.6、11.8±7.8,P=0.000)。结论 PPR常伴发h CG注射日高雌激素水平和获卵数增高,卵巢储备正常的年轻患者,拮抗剂方案促排卵过程中晚卵泡期P升高可能与多卵泡发育累计效应有关。晚卵泡期血清P达到1.5 ng/mL暴露0~2 d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露超过4 d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建议取消移植。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不仅需参考h CG注射当日的P水平,而且充分考虑到高P暴露时间长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