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胎儿心脏来源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引用本文:泥艳红,凌丽珍,胡娅莉,侯亚义,蒋文群,叶鸿苹,陈建秀,黄亚红.胎儿心脏来源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8,12(3):433-437.
作者姓名:泥艳红  凌丽珍  胡娅莉  侯亚义  蒋文群  叶鸿苹  陈建秀  黄亚红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和国家生物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医学院和国家生物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医学院和国家生物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医学院和国家生物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医学院和国家生物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医学院和国家生物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959)资助项目*
摘    要:目的:胎儿心脏正处于组织器官形成和发育时期,其中的细胞数量和增殖能力应该高于成体组织,但是目前关于培养人胎儿心脏来源细胞的方法以及基本生物学特征还鲜见报道。实验拟建立体外培养胎儿心脏来源细胞的方法,探讨心脏来源细胞基本的生物学特征和细胞种类。 方法:实验于2005-10/2007-05在南京大学医学院和国家生物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水囊引产的12~18周胎儿10例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提供,实验经产妇及家属同意,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取胎龄12~18周水囊引产的胎儿心脏,将消化后获得的细胞培养于添加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细胞生长因子、心肌营养素及含10% FBS 的DMEM/F12培养基中。③实验评估:应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采用RT-PCR检测培养前后心脏来源细胞干细胞标志基因等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前及培养19 d后细胞的表面标志。 结果:①心脏来源的细胞可以生长增殖。培养16 d后出现克隆,并有类似生长中心的区域形成,类似生长中心区域内的细胞较小,形态接近圆形,细胞核占细胞比例大,而周围的细胞形状多为梭形核多角形,细胞核所占的比例较小,并且显微镜下可见正在分裂的细胞。②RT-PCR检测显示,胎儿心脏组织分离获得的心肌细胞中表达c-Kit、KDR、 GATA-4、Nkx-2.5、MEF-2c,不表达c-Tnl。培养19 d后细胞中GATA-4、KDR、 MEF-2c表达量降低,不表达c-Kit,Nkx-2.5和c-Tnl。③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培养19 d后细胞群中CD29和CD44高表达,CD45、GATA-4和c-Tnt低表达。 结论:建立了一种体外培养胎儿心脏来源细胞的方法,并确定细胞群中有心脏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和心肌祖细胞。

关 键 词:胎儿  心肌干细胞  心肌祖细胞  间质细胞  c-Kit

Isolation, culture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ells derived from fetal heart
Ni Yan-Hong,Ling Li-zhen,Hu Ya-li,Hou Ya-yi,Jiang Wen-qun,Ye Hong-ping,Chen Jian-xiu and Huang Ya-hong.Isolation, culture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ells derived from fetal heart[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08,12(3):433-437.
Authors:Ni Yan-Hong  Ling Li-zhen  Hu Ya-li  Hou Ya-yi  Jiang Wen-qun  Ye Hong-ping  Chen Jian-xiu and Huang Ya-hong
Institution:Medical School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Medical School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Medical School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Medical School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Changzhou Qianhong Bio-pharma Limited Company;Changzhou Qianhong Bio-pharma Limited Company;Medical School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Medical School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