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开放性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感染病原菌与并发症比较研究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郭景泉朱锡元吴莺燕邹武军程涛.开放性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感染病原菌与并发症比较研究北大核心CSCD[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2):2744-2747.
作者姓名:郭景泉朱锡元吴莺燕邹武军程涛
作者单位:1.丽水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323000;
基金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A类)(2015ZYC-A133)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影响因素,术后出现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47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B组43例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治疗医师于术后1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同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对患者手术部位的病原菌分布及免疫功能变化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A组为38.30%,B组为39.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肿瘤下缘与肛门间距具有相关性,而手术方式、性别、年龄、TNM(0-Ⅲ期)分期等因素与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关联;术后感染率A组患者为19.15%,B组为32.56%,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分离出病原菌28株,B组患者分离出病原菌41株;两组患者术后IFN-γ、IL-2水平值均显著高于术前,而IL-10水平值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IFN-γ、IL-2水平值略高于B组,而IL-10水平值略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肠癌治疗,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根治术均是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虽然腹腔镜技术具有其突出的优点,但腹腔镜根治术并不能完全确定为直肠癌治疗的统一标准化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临床医师操作技术的不断熟练,其仍是治疗直肠癌的首选术式。

关 键 词:腹腔镜  传统开腹  直肠癌  并发症  术后感染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