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
引用本文:郭宇.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11).
作者姓名:郭宇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忻州,034000
摘    要: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抗Hp治疗在IT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确诊为ITP的30例患者,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明确Hp感染情况.对Hp阳性者进行抗Hp联合激素治疗,Hp阴性者单纯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和血小板的数量变化.结果 30例ITP患者中有19例Hp感染阳性,Hp感染率为63.3%.阳性组联合抗Hp治疗总有效率为89.5%,高于阴性组的63.6%(P<0.05),根除Hp成功组血小板计数高于根除Hp失败组和Hp阴性组(P<0.05).结论 ITP患者Hp感染率较高,激素联合抗Hp治疗对于Hp阳性者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激素的Hp阴性者,根除Hp治疗有助于Hp阳性患者血小板数的提升及疗效维持.

关 键 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幽门螺杆菌  疗效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