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于卫中,江志勇,柳尧林,林新杰,曲同峰,李占堂.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685-3685.
作者姓名:于卫中  江志勇  柳尧林  林新杰  曲同峰  李占堂
作者单位:莱州市人民医院,山东,莱州,261400
摘    要: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是动脉系统疾病中的多发常见病,患者常有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及腘动脉等处。以往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直作为诊断此病的“金标准”,近年来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为其诊断开创了安全、无创、可靠的新途径。本文收集我院近3年来临床拟诊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26例患者的16层螺旋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16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和技术优势。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6例中男17例,女9例。年龄51岁~87岁,平均年龄68岁。临床症状主要有:下肢疼痛21例,间歇性跛行8例,下肢肿胀9例,下肢皮温降低8例,肢体坏疽5例,趾端变黑、足背动脉搏动减弱3例,其中9例有糖尿病史。1.2检查方法使用GE light speed16层螺旋CT机,患者仰卧位,用高压注射器从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对比剂100ml,注射速率3.5ml/s,延迟28s~32s扫描,从头至足顺血流方向扫描,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至足部,层厚3mm~5mm,螺距1.375,120kV,380mA,将采集的原始数据以1.25mm层厚重建后传至ADW4.2工作站,采用VR、MIP及SSD...

关 键 词:螺旋CT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  诊断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