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术式经内镜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老年人胆总管结石术后肠胆反流的影响
引用本文:傅骏,曹中伟,曹超,刑岩,陈海曦,黄春兰,陆颖影,曾悦.不同术式经内镜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老年人胆总管结石术后肠胆反流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4):388-392.
作者姓名:傅骏  曹中伟  曹超  刑岩  陈海曦  黄春兰  陆颖影  曾悦
作者单位:[1]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结直肠外科,上海200235 [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20008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200322;No:81200286);上海市卫生局面上项目(NO:2009079)
摘    要:目的文章报道了采用不同术式的经内镜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即EST中切口和EST小切口+球囊扩张(EPBD)术,以及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术后所引起的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现象和胆管炎的情况,旨在为老年人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的术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4例老年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男14例,女10例,予行经内镜下逆行的胆胰管造影(ERCP)后分别采用不同术式EST,术后安放胆总管引流管。术后1w留取胆汁,口服核素以及测定胆汁中的胃蛋白酶Ⅰ、Ⅱ的浓度,对十二指肠胆道反流进行定量和定性测定。观察术后1w、6个月口服稀钡患者的十二指肠胆道反流情况,同时观察近期和远期患者继发胆管炎的情况。结果EST中切口术组、EST小切口+EPBD组分别与无EST组相比,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P=0.51)。行EST中切口和EST小切口+EPBD患者胆汁中的锝计数明显高于无EST组,且两组不同术式患者锝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EST中切口者、EST小切口+EPBD术者胆汁中的PGⅡ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无EST组(P〈0.05),但是EST中切口者和EST小切口+EPBD术后两组间胆汁中PGⅡ的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w、6月的X线稀钡钡餐检查显示中切口EST者发生气体反流分别为2例、1例,钡剂反流分别均为1例。小切口EST+EPBD者发生气体反流分别2例、0例,无钡剂反流现象出现。术后1w无1例出现发热、黄疸和白细胞增高的胆管炎表现。术后6个月中切口EST患者,1例出现轻度胆管炎表现。结论行EST中切口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在手术早期较易发生十二指肠胆道的反流。因此,建议胆总管结石患者尽量选择行EST小切口+EPBD的手术方式。

关 键 词:胆石症  老年  肠胆反流  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