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临床应用进展
引用本文:朱姝,邓宇周佳,刘培慧,黑笑凡,杨礼庆,.二氧化钛纳米管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工程,2015(8).
作者姓名:朱姝  邓宇周佳  刘培慧  黑笑凡  杨礼庆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摘    要:目的骨骼相关疾病对人类的生命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生物材料应用于骨科领域如人工关节,脊柱融合,骨折固定器械(包括内固定、外固定)等。临床使用的生物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磨损性,耐腐蚀性,抗菌性能等。目前的钛金属及其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导致其体内骨诱导能力较差和抗菌性能差,从而影响其长期作为内植物的寿命。为促进钛金属及其合金的体内骨诱导能力,通过改变金属表面形貌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处理方式(比如二氧化钛纳米管)。二氧化钛纳米管(Ti O2 nanotubes,TNT)由电化学阳极技术生成,是目前的一个最有吸引力的纳米材料。研究证明钛金属表面纳米化能够促进其体内的骨整合能力,此外钛金属表面纳米形貌还使得其具有表面载药的特性。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近几年二氧化钛纳米管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发展的前景进行综述。

关 键 词:Ti  O2纳米管    局部载药    骨科    内植物    骨整合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